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出品
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和
新媒体中心周卫平工作室摄制的
10集微纪录片《守艺人》(第二季)
+
《云南非遗60秒》
今天推出第一集
《守艺人·基诺族大鼓舞》
何桂英,基诺大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6岁开始学习大鼓舞。“我们基诺族是一个从鼓里面走出来的民族。”何桂英觉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基诺大鼓舞,是她作为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基诺族《阿嫫尧白造天地》的神话传说中,视大鼓为神物。跳大鼓舞也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尧白”以及基诺族祖先。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何桂英开始自己创编基诺大鼓舞,播种、栽秧、割谷子……她创编基诺大鼓舞动作的灵感都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
何桂英带领着村民们加入基诺大鼓舞的学习,积极外出演出,让大鼓舞走出基诺山。“我一唱一跳,教也是自己,跳也是自己,我的嘴巴就是最好的音响。”何桂英说。
《云南非遗60秒·基诺族大鼓舞》
基诺族没有文字,大鼓舞是承载基诺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
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祭毕,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若干击、击镲、伴舞伴歌者,跳大鼓舞时的唱词称“乌悠壳”,歌词多为基诺人的历史、道德和习惯等内容。
神秘的基诺族,通过歌舞,揭开面纱,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民族的坚守和信仰。
2006年,基诺大鼓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何桂英和她组建的文艺队,带着大鼓舞进校园、上电视,走上更大的舞台,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获得了许多荣誉。
从基诺山出发,一锤锤鼓震,一声声歌唱,一次次舞动,将基诺大鼓舞推向了更大的舞台。从鼓里走出的基诺族,正在让他们的文化向更远处走去。
有人记得,有人喜爱,有人使用,
就是坚守的意义!
一生只做一件事,
就是“守艺人”的热爱与执着!
记者/洪晓霞